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十大国际组织
随着2022年5月20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在中国浙江德清的落户,国际化一跃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关注的重点,而德清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地理信息领域国内国外“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毫无疑问,要深入推进国际化,国际组织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组合众多,国际性的、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不下50-60个,再加上各国的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社团又是几百个。从众多的国际组织中,编者选取其中的十个,以飨读者。
我们将要介绍的十大国际组织分成三类,即政府间组织(UN-GGIM、GEO)、国际性专业层面的非政府组织(FIG、IAG、IUGG、ISPRS、ICA、ISDE)和区域性专业层面的非政府组织(AARS、ASEAN FLAG),逐一简介如下。
1
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f Experts on Global Geospat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联合国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
随着,全球面临人道主义、和平和安全、环境和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世界性大规模流行病、饥荒、人口转移和经济危机等,地理空间信息的收集、确认、汇编和传播途径对于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电子互联网络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此前没有全球多边的或者国际政府间的机制在为全球地理空间信息设置议程和促进它在关键的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作用中担当重要的领导角色,为此,联合国秘书长提议联合国应担任领导角色并成为服务于协调全球地理空间信息团体的机构。2011年7月27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 ECOSOC,简称“经社理事会”)第 47 次全体会议上决定成立一个由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致力于协调有关空间数据结构的国际间对话和加强这个领域合作,这就是联合国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f Experts on Global Geospat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N-GGIM)。
UN-GGIM隶属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是一个托管的并为有效策略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这些策略包括如何建立和加强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地理空间信息上的能力。该平台还将汇编和传播各国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关于合法手段、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优质实践和经验,致力于地理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该委员会汇集来自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专家作为观察员。
举办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United Nations World Geospatial Information Congress, UNWGIC)是UN-GGIM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于2018年11月19-21日在中国德清举行,第二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于2022年10月10-14日在印度海得拉巴举行。第三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期待中。
2
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
(地球观测组织)
地球观测(Earth observations)就是指收集有关地球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天基或遥感数据、地面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等。显然,从世界范围来看,协调和开放的地球观测,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决策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也有利于更好地从全球的视角来了解地球,从而造福人类。特别是在人类越来越面临共同的危机与挑战的情况下,地球观测组织(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GEO)也就应运而生了。2005年5月,在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总部召开了GEO第一次全会,宣布GEO正式成立,并选举产生12个执行委员会成员国和4个联合主席国(中国、美国、欧盟委员会、南非)。虽然,其诞生晚于地理信息相关领域的四大国际组织(FIG、IAG、ISPRA、ICA),但其联合国成员国主导的发起和面对解决问题的全球性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
GEO的宗旨是通过综合、协调和可持续的地球观测支持决策和行动,从而造福人类。其核心任务之一是建立一个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并主要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仙台减灾框架和新城市议程这四大优先发展事项,通过地球观测支持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管理、防灾减灾、能源和矿产资源管理、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农业、基础设施和交通系统管理、公共卫生监测、城镇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等八个社会受益领域开展工作。
目前,GEO已是一个拥有100多个成员国会员(Members)和100多个参加组织(Participating Organizations)的非常特别的全球网络组织。在这个超越国家和学科界限的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人类发展和气候变化加速的时代,GEO将政府部门、学术和研究机构、数据提供商、企业、工程师、科学家和专家联系在一起,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专家们所进行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合作有助于在可持续发展中找到差距、减少重复,并健全合作管理机制。GEO推出的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通过建立通用标准连接世界上现有基础设施来共享数据。目前,GEOSS已拥有来自NASA和ESA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提供商、WMO等国际组织和数字地球等商业部门的开放数据资源超过4亿个,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地球观测大数据库。
2022年9月8-9日,由科学技术部主办,国家遥感中心(GEO中国秘书处)承办的首届中国GEO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3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Géomètres
(国际测量师联合会)
FIG是法语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Géomètres(国际测量师联合会,英语表述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urveyors)的缩写,于1878年7月18日由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发起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目前,FIG已成为世界各国测绘、地籍、估价、制图、大地测量、地理信息和广大测量师学会协会等相关组织的联合会,拥有超过120国家的相关会员,是世界范围测量及相关人员建立市场秩序和重要的交流平台。
FIG的会员主要包括成员协会会员(Member associations)、学术机构会员(Academic members)、附属机构会员(Affiliates)、合作企业会员(Corporate members)。此外,FIG的会员还包括通讯员(Correspondents)和三个类别的荣誉会员,包括荣誉主席(Honorary Presidents)、荣誉会员(Honorary Members)和荣誉大使(Honorary Ambassadors)。
来自中国的FIG会员中,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中国土地学会、香港工程测量师学会是FIG的成员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是FIG的学术机构会员,中国国土资源部土地测量与规划研究院(现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是FIG的附属机构会员。超图软件、数联空间是FIG的合作企业会员。
每年一度的FIG工作周会议(FIG Working Week)是FIG最为重要的会议。FIG工作周2023将于2023年5月28日-6月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举行。2027年FIG工作周申办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23日。
毫无疑问,作为国际最大的测量师组织,FIG是中国测量地理信息界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4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desy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大地测量学(Geodesy)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的科学。国际合作对于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尤其重要。
1828年,军人出身的德国大地测量学者贝耶尔(J.J. Baeyer)与贝塞尔(C.F. Bessel)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提议东普鲁士和俄罗斯应在长弧测量方面进行合作。贝耶尔将军一生为促进国际大地测量学所做的工作于1861年4月提交给普鲁士国王的“Uber die Gro'Be und Figur der Erde”倡议之后终于实现了。贝耶尔在他的备忘录中建议欧洲国家应该共同努力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在贝耶尔的努力下,中欧弧长测量协会(Mitteleuropaische Gradmessung)成立,并于1864年在柏林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同时产生了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局。1867年在柏林召开的全体会议上,由于会员国已不限于中欧的国家,故将协会的名称改为欧洲弧度测量协会。1886年在柏林召开的欧洲弧度测量协会全体会议上,决定扩大欧洲弧度测量的活动,改名为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desy,缩写IAG,中文有时简称为“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此后每三年举行全体会议一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成立了中立国的大地测量协会,以保证极移等的连续观测和研究。1919年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IUGG,中文有时简称为“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在布鲁塞尔成立,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成为它的一个下属组织。中国于1979年加入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也因此成为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的成员。
IAG是大地测量学领域的一个国际科学组织,也是测绘地理信息相关领域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协会之一。当今,IAG的主要任务是协调指导全球各国大地测量技术交流,组织开展全球大地测量科学计划/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大地测量活动,推进全球大地测量技术进步。
IAG的主要活动包括四年一届的IUGG大会(IUGG General Assembly)期间的全体会议、四年一届的IAG科学大会(IAG Scientific Assembly)、有赞助的会议(Sponsored meetings)以及各种专题讨论会、论坛等。
由IAG主办、中国测绘学会承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武汉大学等19家单位协办的“国际大地测量协会2021年科学大会”于2021年6月28日-7月2日在北京举行,也是时隔28年后IAG第二次在中国举行的科学大会。
5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盟国的科学领导人开始考虑战后的科学合作复兴计划,组建了国际研究理事会(即国际科学理事会ISC的前身)。1919年7月2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研究理事会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目前,IUGG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SC)的40个科学联盟和协会之一。
IUGG致力于在国际上促进和协调地球(物理,化学和数学)及其空间环境的科学研究,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重力场和磁场、地球整体及其组成部分的动力学、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组成和大地构造、地震及其地震波的传播、岩浆与火山的成因以及岩层的形成、水循环,包括雪和冰、海洋的各个方面、大气层、电离层、磁层和日地关系,以及与月球和其他行星相关的类似问题。IUGG鼓励将研究获得的知识服务于社会需求,例如矿产资源的探索、减轻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
IUGG由八个半自治协会组成,每个协会负责联盟活动总体范围内的特定主题或专题。此外,IUGG还建立了跨协会委员会,并与具有类似研究方向的其他几个科学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是IUGG的成员8个成员协会之一。
IUGG会员大会(General Assemblies)每四年举行一次,每个IUGG的国家成员可任命一位代表出席IUGG会员大会,参与商定联合会的政策、制定和协调需要国际参与的研究方案以及执行这些方案的计划。上届大会于2019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下一届大会将于2023年7月11日至20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IUGG中国委员会也召开自己的学术大会,两年一次。第四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于2021年7月17-18日在青岛召开。第五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拟于2023年4月21-23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地球系统科学与大江大河可持续发展(Earth System Sciences and Large Riv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6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
ISPRS(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旨在增进对摄影测量、遥感和空间信息科学感兴趣的世界范围内的组织之间的国际合作。该组织的最初名为国际摄影测量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ISP),成立于1910年,是该领域最古老的国际联盟组织,致力于挖掘“来自影像的信息”。其第一任主席为奥地利的Eduard Dolezal。在经过七十年的运营,该学会于1980年更名为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学会(ISPRS)。
本学会关注的科学领域包括摄影测量、遥感、空间信息系统和相关学科,以及制图学、大地测量学、各种测量、自然资源、地球和工程科学以及环境监测与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目前,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应用还扩展到工业设计和制造、建筑和文物保护,甚至医学等。
学会的运营机制是基于1968年通过的章程和附则,此后几乎每届大会都进行一定的修订。
在诸多的国际组织中,中国学者在ISPRS中是参与最深的。2022年6月6-11日,第24届ISPRS大会在法国尼斯举行。会上,李德仁院士获布洛克金质奖章(The Brock Gold Medal Award)、陈军院士成为荣誉会员(Honorary Member)、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总工程师唐新明研究员当选为ISPRS第一技术委员会(传感器系统)主席、北京建筑大学蒋捷教授当选为ISPRS秘书长,可喜可贺!大会还选举产生了2026年举办第25届ISPRS大会的东道国为加拿大,并选举通过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测绘工程系Derek Lichti教授为2026年ISPRS大会主任。
7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
(国际制图协会)
ICA(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国际制图协会,于1959年6月9日在瑞士伯尔尼成立。1956年至1959年之间举行了讨论其成立的多次筹备会议,包括1956年斯德哥尔摩的Esselte会议,1957年芝加哥的Rand McNally会议和1958年德国美因茨的DGfK会议。第一届会员大会于1961年在巴黎举行,通过了协会的章程。
国际制图协会(ICA)的使命是在国际背景下促进制图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和专业发展。作为一个具有全球代表性和国际知名度的组织,ICA作为制图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推动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ICA旨在通过促进和代表制图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和专业,确保制图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得到极大的应用并发挥全部的潜力,以造福社会。实现这一愿景的具体目标包括:通过在决策过程中使用制图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为理解和解决世界上的难题做出贡献。
ICA主要有两类会员,即国家会员(National Membership,目前有73个)和附属会员(Affiliate Membership,目前有37个)。中国测绘学会于1980年作为国家会员加入ICA。此外,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政署测绘办公室(Survey and Mapping Office of Lands Department)还设有ICA香港委员会(Hong Kong Committee for ICA)。
华人学者在ICA中也比较活跃,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孟立秋教授担任ICA副主席;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纪平研究员担任ICA早期预警与危机管理制图专业委员会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沈捷教授担任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涛教授担任ICA教育与培训专业委员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刘信陶副教授担任ICA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海外华人在ICA各专业委员会中也非常活跃,如美国佐治亚大学姚晓白教授担任ICA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专业委员会主席;比利时根特大学黄浩生教授担任ICA位置服务专业委员会主席;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李军教授担任ICA基于传感器制图专业委员会主席、瑞典皇家理工学院Yifang Ban教授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王瑞胜教授担任副主席。
第31届国际制图会议(ICC 2023)暨国际制图协会(ICA)第19届大会将于2023年8月13日至18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会议主题为“智能制图促进可持续发展”,由南非ICA全国委员会组织。
8
International Digital Earth Association
(国际数字地球协会)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gital Earth,或简称ISDE)是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日本、捷克等10多个国家科学家的共同倡议下,由中国科学院发起,并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科学组织,成立于2006年,总部设在北京。该组织在中国民政部注册,学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是中国发起的地理信息领域最为主要的国际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创始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为现在的荣誉主席。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以传播数字地球概念,推进和交流数字地球科学技术及其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促进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为宗旨。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环境,保护文化遗产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支持;为建设生态文明,提高防灾应急反应能力,凝聚智慧和力量。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召开两年一次的“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和“数字地球峰会”。组织和支持会员开展数字地球理论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的发展。
(二)跟踪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组织和召开与数字地球相关的讲座、交流会、研讨会,以及介绍会、展览、技术考察和社会活动。
(三)推广与交流获取数字地球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经验,促进数字地球技术的成果转化。
(四)出版学会的学术刊物——《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发布快讯;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专著等;以促进数字地球学科的交流,宣传普及数字地球科学知识。
(五)加强与数字地球及相关学科的国际和地区的研究机构或组织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参加国际上其他相关组织的活动,共同促进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
9
The Asian Association on Remote Sensing
(亚洲遥感协会)
AARS(The Asian Association on Remote Sensing),亚洲遥感协会,简称亚遥会。早在1980年4月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举行的ERIM研讨会期间,一帮亚洲遥感爱好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倡议召开遥感领域的亚洲会议来分享新技术,随即在泰国曼谷组织了第一次研讨会(作为第一届亚洲遥感会议)。次年,即1981年10月,在中国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了第二届亚洲遥感会议(Asian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ACRS),宣布亚洲遥感协会(AARS)成立,并颁布了章程。
亚洲遥感协会的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大学工业科学院,其宗旨是通过会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合作以及国际谅解和良好愿望促进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亚洲遥感协会设正式会员(Ordinary Member)、附属会员(Associate Member)、支持会员(Sustaining Member)。正式会员为每个亚洲国家权威的遥感组织,每个国家只有一个代表。凡代表亚洲的国家或地区的遥感学术团体,提出申请并在每年召开的亚洲遥感会议理事会上通过方可接纳成为正式会员,并参加亚洲遥感协会的活动。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正式会员有增有减,目前共有18个,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中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斯里兰卡、泰国、韩国、越南。
亚洲遥感会议(Asian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ACRS)是亚洲遥感协会的年会,已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遥感学术会议之一,每年举办一次。会议包括遥感学术交流、协会理事会议、国际合作专题、空间信息技术展览等,旨在促进亚洲各国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技术应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亚洲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各国遥感学科及其相关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除亚洲国家代表外,欧美国家代表和技术展览也不断增加,参会人数已超千人。
2020年11月9日至11日,第41届亚洲遥感会议在德清召开。本届大会由亚洲遥感协会、中国遥感委员会作为组织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以“遥感与数字经济(Remote Sensing for Digital Economy)” 为主题。44个国家和地区、800余名国内外嘉宾以及17家企业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注册参加了此次盛会。
10
ASEAN FEDERATION OF LAND SURVEYING AND GEOMATICS
(东南亚测绘协会)
ASEAN FLAG(ASEAN FEDERATION OF LAND SURVEYING AND GEOMATICS),东盟土地测量与地理信息联合会,简称“东南亚测绘协会”或“东盟测绘协会”,于1995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成立,是东盟东盟秘书处正式认可的专业协会,也是东盟地区大地测量专业人士、测绘工程师的区域专业组织,旨在促进和保护其成员的利益和福祉,推进技术的发展,并能够有效应用可靠的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产品,确保测量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在本地区和国际地理空间信息管理行业的流动性和持续相关性。
ASEAN FLAG的会员资格对区域内致力于土地测量和测绘地理信息科学与实践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协会、其他组织和个人开放。有兴趣成为会员者可以从网站上下载申请表填写并附上相关的证明文件来申请,入会申请应由两名会员推荐,其中一名应为研究机构会员。然后提交给荣誉秘书长,再由荣誉秘书长提交理事会,在理事会会议上以简单多数决定通过。
2002年,在云南省科协的推动下,云南省测绘学会成为东南亚测绘协会的会员单位,这也是我国最早加入国际民间测绘组织的省级地方学会。2011年10月20日,东南亚测绘协会第44届理事会在曼谷召开。湖北省测绘学会、广州中海达等正式成为东南亚测绘协会会员。2012年3月,第45次东南亚测绘协会理事会暨测绘技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测绘学会的测量专家约100人参加会议。2015年12月17-19日,东南亚测绘协会第58次理事会会议暨面向灾害风险管理的测绘地理信息“协同、共建”区域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云南省科协和东南亚测绘协会主办、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承办。会上,东南亚测绘协会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云南省科协及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共同签署了《2015—2017年合作谅解备忘录》。2019年4月17日,第69届东南亚测量师联合会理事会议暨区域应急测绘研讨会在中海达集团总部召开。2021年8月3日,东盟测绘协会理事会议在线上召开。这也是该协会自疫情暴发以来,举办的第一场年度大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东盟各国测绘行业主管部门代表、协会成员、理事单位出席会议。中海达作为协会会员单位、特邀合作伙伴出席会议。会议上,中海达国际市场总监魏耀宗代表中海达与协会主席Gerry Ong签订备忘录,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交流、防灾减灾等技术应用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关系。
如前所述,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组织众多,专业不同、角度不同,关注点也有所不同,或见仁见智。本文简单介绍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十大国际组织,旨在:
1、深度参与国际组织
有些国际组织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非常值得学习借鉴。我们不仅要了解其设立的背景、使命、愿景、主要任务、成员、组织架构、负责人、具体业务、主要活动,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运作机制和沉淀下来的资源。通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大咖,这就是建立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际“朋友圈”和“国际化智库”的主要途径。而最为重要的是深度参与到这些国际组织的日常活动中,在与国际同仁的共同工作中,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平台的作用,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的国际化做出应该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无论是政府,还是协会学会,应更多地鼓励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国际组织,这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走出去”的必由之路。
2、精准引入国际组织
没有国际组织落户的国际化,显然是苍白的。所谓的引入国际组织,实际上就是引入该国际组织的主席或秘书处的所在地,当然每届随着选举也是变化的。许多国际组织也通常有常设机构的所在地,如FIG的秘书处就设立在丹麦、AARS的秘书处就设在日本等,当然也是可以变化的。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专家学者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主要职务的不少,中国专家学者所负责的分支机构就可视作国际组织及其分支机构常设机构的所在地。是否能更好地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主要看在国际组织中中国代表的活跃程度。所以,发挥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的中国专家的作用,是精准、高效引入国际组织或发挥国际组织作用的核心。
鉴于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已在德清落户,这样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组织或分支机构落户德清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许多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社团组织也是乐意在德清设立办事机构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3、积极发起国际组织
尽管中国的专家学者参与了不少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组织,但是总体而言活跃度不够、话语权不强,其中原因之一是这些历史悠久的国际组织通常是欧美发起的。为此,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八章“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第八十一条强调“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参与和发起国际科学技术组织,增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应该说为我国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组织的发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许多工作也才刚刚起步,内部的机制尚在理顺中。
但是要发起国际组织,首先要有国内的发起单位,而且发起单位在国际上要有一定的号召力,这也需要长期的积累,至少已经组织过多次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鉴于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在现有国际组织中的中国专家学者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构建一个能代表我国行业组织的国际合作部门,通过不断的努力,建立国际上的联系,才有可能发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所幸的是,中科院已经了发起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gital Earth),中国科协也正在发起“世界青年科学家联盟”(World Federation for Young Scientists)已是一个很好的开端。2022年5月25日,经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批准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其目的之一就是作为将来发起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际组织的牵头单位之一,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不过,发起国际组织任重道远,期待各方的共同努力。